2月27日,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朝阳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天津师大—天津)、天津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名师讲堂第36讲。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熊焱生和全体“纲要”课程教师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学习。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仝华担任主讲嘉宾,她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纲要’课建设”为题进行在线专题授课。
仝华教授从“研读全会文献 准确领会要义”、“结合教学实际 贯彻全会精神”、“把握教学重点 提升教学质量”三个方面阐释了当前“纲要”课建设如何切实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她着重分析了当前“纲要”课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强调与阐发,同时高度重视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课程建设中及时采用《决议》的新论断新表述。教师在“纲要”课教学中应当做到,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讲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纲”,并且充分运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丰富资源,反映百年来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壮阔图景。
通过学习,教师们更加深刻理解了“纲要”课建设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纲要”课建设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途径,更加明确了“纲要”课教学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方法,为我院新学期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金课”建设、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做好了准备。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若颖/文 熊焱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