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思政大课”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9-28 浏览次数: 13

9月27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举行《光明日报》“三堂思政大课”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陈瑶博士主持会议。

陈瑶领学了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的精彩文章《躺平绝非人生正途》。她就文章中“为什么会出现躺平现象”“为什么躺平不能解决问题,而只能积累问题”“人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进行自主自觉的创造性劳动”等问题与《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青年的人生际遇与时代使命”“树立高尚人生目的”“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章节内容进行对照分析,提出了融入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青年教师程绫绡领学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的精彩文章《躺赢只会输掉人生》。她认为,文章中“‘躺’着真能赢吗”“如何看待自己的躺赢”“如何看待他人的躺赢”等话题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较高的契合性,可在授课过程中设置相关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躺赢。

资深教师丁枫领学了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的精彩文章《惟有奋斗不负此生》。她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榜样案例出发,以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辨析方式,强调大学生惟有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自律的生活态度、奋斗的工匠精神,才能给自己四年大学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才能不负此生。

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授课经验,纷纷就“躺平”“躺赢”“奋斗”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并分享了如何将“三堂思政大课”中的理论与案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建议。课程组教师一致认为,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基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特征以及时代使命的准确认知与把握,在就“躺平”“躺赢”“内卷”等概念进行词义辨析与理论阐释基础上,引导他们清醒地认识新时代青年的主流价值取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把为人处世、成长成才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进一步激发他们“拒绝躺平”的共情与共鸣,涵养新时代大学生“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而奋斗终身”的内驱动力,努力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荧/文 殷九洲/摄 熊焱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