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寻访焦溪古镇 传承非遗文化”暨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3-25 浏览次数: 13


3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来到千年古镇焦溪,开展“寻访焦溪古镇 传承非遗文化”主题活动,与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调研结合起来,丰富思政课教师非遗文化知识,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焦溪古镇东倚鹤山,北枕舜过山,南望芳茂山,舜河依山流经,龙溪河穿村而过。宛若水墨画般的焦溪古街,小桥流水,石板古道,黑瓦白墙,飞檐斗角,呈现出一派江南《清明上河图》的意境。这里曾是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鼎盛时期发展而成的重要市镇,如今是常州最美六大古镇之一,完整保留了1200多年前的江南古村风貌,依然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美景,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让人不禁遐想,斑驳的“黄石半墙”静静地向人们述说着自己的故事,形成了“一河、两巷、六街、九桥、十八弄、多圈门”的空间格局,荟萃了11处文保单位、48处历史建筑,拥有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3类16项非遗项目,是常州市弥足珍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水乡古镇典型代表之一,正全力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2014年,焦溪古镇入选了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成为常州唯一的拥有双重头衔的古镇。

本次活动得到了市文广旅局原副局长周晓东的大力支持。在古镇办工作人员金文婷的带领下,思政课教师走进焦溪古镇,穿街巷,过石桥,访故居,了解焦溪先贤是镜、承越、奚寅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们创办舜山学所、鹤峰书院的经过,领略了古村风土人情,体味了焦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了古镇开发与建设的热潮。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师将进一步挖掘非遗项目中的思政元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匠心”“传承”“文化底蕴”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紧密连接起来,使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在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同时,发挥非遗文化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方面的独特作用,引领新时代青年学生孕育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质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璐/文摄  熊焱生/审核)